close

因為毛利的價量差的公式一直會忘記,然後又不好查,所以乾脆寫在這邊。

價量差分析,分為價差、量差跟組合差,又因為毛利是收入-成本而來,所以毛利的價量差,又可分為銷貨收入跟銷貨成本的價差、量及組合差:

P1:上期銷售單價

P2:本期銷售單價

C1:上期成本單價

C2:臺期成本單價

Q1:上期銷售數量

Q2:本期銷售數量

M1:上期單位毛利(P1-C1)

M2:本期單位毛利(P2-C2)

銷貨收入價差:Q1 X ( P2 – P1)

因為價差要看在量不變的情形下,價格變動產生之銷貨收入變動數,所以量採用上期的量。

銷貨收入量差:P1 X ( Q2 – Q1)

因為量差要看在價不變的情形下,數量變動產生之銷貨收入變動數,所以價採用上期的價。

銷貨收入組合差: ( P2 – P1) X ( Q2 – Q1)

銷貨收入的價差、量差及組合差合計數即等於兩期銷貨收入相減數。

價差 + 量差 + 組合差= Q1 X ( P2 – P1) + P1 X ( Q2 – Q1) + ( P2 – P1) X ( Q2 – Q1)

Q1P2Q1P1 + P1Q2 – P1Q1 + P2Q2 – P2Q1P1Q2 + P1Q1

– P1Q1 + P2Q2

本期的銷貨收入 上期的銷貨收入

 

銷貨成本價差:Q1 X ( C2 – C1)

銷貨成本量差:C1 X ( Q2 – Q1)

銷貨成本組合差: ( C2 – C1) X ( Q2 – Q1)

銷貨成本的價差、量差及組合差合計數即等於兩期銷貨成本相減數。

價差 + 量差 + 組合差= Q1 X ( C2 – C1 + C1 X ( Q2 – Q1) + ( C2 – C1) X ( Q2 – Q1)

Q 1C 2Q 1C 1 + C1Q2 – C1Q1 + C2Q2 – C2Q1C1Q2 + C1Q1

C2Q2 – C1Q1

本期的銷貨成本 上期的銷貨成本

 

如果把銷貨收入跟銷貨成本的組合差合併:

銷貨收入組合差 銷貨成本組合差 = ( P2 – P1 ) X ( Q2 – Q1 ) – ( C2 – C1 ) X ( Q2 – Q1 )

= (( P2 – P1) – ( C2 – C1)) X ( Q2 – Q1)

=(( P2 – C2) – (P1 – C1)) X ( Q2 – Q1)

=(M2 – M1) X ( Q2 – Q1)

最後得出

銷貨收入價差:Q1 X ( P2 – P1)

銷貨收入量差:P1 X ( Q2 – Q1)

銷貨成本價差:Q1 X ( C2 – C1)

銷貨成本量差:C1 X ( Q2 – Q1)

收入、成本組合差:(M2 – M1) X ( Q2 – Q1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雞 的頭像
    小雞

    小雞的窩

    小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